|
|
|
|
发布时间:2013.04.24 新闻来源:钱江晚报 浏览次数: | |
水环境的问卷,公众呼唤企业“良知”3月29日,部分省市经济形势座谈会在上海召开,会议呼吁各级政府要增强紧迫感,把让人民群众呼吸洁净空气、喝干净水、吃安全食品作为发展的重要内容。 水环境的拷问 企业的约束和自律不久前,有媒体展开街头随访,问题是“敢不敢深呼吸”与“喝什么水”。结果显示,“喝水挺让人担心”、“深呼吸只适合在室内”。而近日,又有某造纸厂污水被引入麦田灌溉被曝光。 在此番关于水的大讨论中,“企业社会责任”被反复提及,因为“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矿泉水、纯净水在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中出现频率越来越高。这就意味着饮用水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会直接关系老百姓的生活。而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则是产品质量能否过硬的重要保障。”水质安全专家告诉笔者。“只有对公众、对社会抱有担当和负责态度的企业,才能生产出让人放心的产品。所以,民众能否喝上‘放心水’,与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道德密切相关。” 水安全危机呼唤企业“良知”近年来,形形色色的水污染新闻持续在各类媒体出现——某市一些企业被曝将污水通过高压水井排入地下深层;某知名水生产企业被调查发现水源地污染惊人;昆明一条河遭受工矿企业污染变成“牛奶河”……所有这些污染事件都指向同一类社会主体——企业。 做企业如做人:没有责任感的人一定是个自私的人。人活在社会中,不仅仅是一个单独的个体,难免要承担一些责任,要么来自家庭、要么来自社会。有没有责任感,是衡量一个人是否成熟、是否可靠的重要指标。如果一个人徒有其表而没有丝毫责任感,那么这个人是万万靠不住的,因为他的世界里只装得下他自己。良知丧失,遑论水安全? 基业长青 需要企业责任最近一条消息在微博上被热传:一家饮用水生产企业组织消费者参观自己的国际化生产线,让消费者切身体验“水如何被安全生产出来”,还给消费者上了一堂“关于饮用水生产知识”的课。事后参观者纷纷表示:这样的体验,让他们对这家企业的水产品更加放心了。 这是一则绝佳的营销案例:企业对消费者开放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自信和负责的表现,不但会让消费者对自己的水产品质量放心,还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良好的服务和充分的社会责任感,从来都是企业基业长青的关键。对我国的水企业来说,目前市场最欢迎的参与者,最需要的参与者,是主动担当对环境、社会和利益相关者的责任,投身公益事业,致力于环境保护、大众健康安全,在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之间寻求和谐的平衡点的企业。惟有如此,才能在消费者至上的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
|
本文共分 1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