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发布时间:2014.03.07 新闻来源: 浏览次数: | |
一.引言 城市二次供水是指单位和个人通过储存、加压等设施将城市公共供水或自建设施供水再次供给用户的方式。它是解决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末梢和高楼压力不足或无水可用的重要举措。近十年来,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建设如日中天,土地资源日益稀缺,城市高层建筑数量越来越多,二次供水也就越来越显得重要。如何搞好二次供水管理,保障城市正常供水,维护居民身心健康已成为县镇供水企业摆在面前最为迫切的工作。为此,笔者结合公司实际,通过调查走访,对目前二次供水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进行简单的剖析和研究,供大广大同仁参考。 二.基本情况 绥宁县是一个典型的边远山区县,县城沿巫水河成带状分布,城区面积2.76平方公里。随着鑫泰花园、绿洲宾馆、山水名都、大汉汉园等高层电梯商居楼的开发建设,二次供水随之应运而生。通过调查统计,到目前为止,绥宁县城区共有8个小区和12栋房屋使用了二次供水设施,涉及1800户5000多人。其中新建或在建的二次供水设施的小区有2个,已经投入使用的有6个。另外,12栋房屋的二次供水规模小,设备简单,但使用时间长,效果明显。尚有造纸厂、杉木坳片区供水压力不足正在考虑建设二次供水。 据了解,目前县镇供水中二次供水的形式不外乎以下四种情形: 1.水泵和水池(箱)联合供水。这种形式主要设备有低位水池+工频泵+高位水箱,工频泵一用一备,这种二次供水的形式相当普遍,比较节能,但是易受到二次污染。 2.气压供水。采用气压罐,取消了高位水箱,这种形式有利于减小污染,但气压罐容积小,泵机使用频率高,维护相当困难。 3.变频调速供水。这种形式同样无高位水箱,变频变速克服了气压供水容积小的毛病,但供电要求高,一旦停电便出现停水现象。 4.无负压供水。有罐式、箱式、高位水箱三种形式,整套设备全封闭,对供水管网无负压,节能降耗,自动化程度高,但价位贵,是目前市场上大力推广的新产品。 三.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由于二次供水没有被纳入供水企业的服务范围,没有相应的政策法律规范,二次供水的建设、运行和维护处于比较混乱的状态,存在的问题也相当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二供设施不完善 由于建设时间久和一些开发商投资少,当时设计不周全,设备选用不当,施工质量缺陷等原因,导致二次供水设施不规范不完善。主要表现在:管材质量差,无备用加压泵,设备运行耗能高、噪音大,自控装置落后,在实际操作中矛盾非常突出。 2.法规盲点管理乱 供水企业虽然上有国务院1994年7月19日颁布的《城市供水管理条例》,下有省市县制定的供用水相关法规,但均未涉及到二次供水这一重要的管理环节。由于无法可依,无规可束,带来的后果就是二次供水管理无序、无章、无力、乱象百生。另外,开发商各自为政,高楼建好后自行安装二次供水设施,小区内的管网和二次供水设施的设计和建设大多未经供水、卫生主管部门严格审查,施工质量得不到保证。同时,二次供水设施的运行、维护、管理由物业公司负责,大多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很难达到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的要求。 3.产权主体不明晰 按照二次供水设施权属分类,单位和个人的二次供水管理应由拥有单位和个人负责。居民住宅小区的二次供水设施,开发商负责建设,交由物业公司管理,但有不少二次供水设施管理处于真空状态;小区内外,用户、物业、供水企业之间管理体制的分割,导致责任不清,互相扯皮,经常出现水表、设施损坏,欠费停水等矛盾,一旦引发群众上访等社会问题,最后又不得不由供水企业出面解决。比如:鑫泰花园每次出现供水矛盾后,居民就向政府反映,政府没办法只好要自来水公司先维修好保证供水和社会稳定,待供水正常后事情也就不了了之。 4.供水水质难达标 由于二次供水形式多样,许多水池水箱呈露天状,一旦维护管理不到位,就会出现二次污染事故。按照规定二次供水的水池水箱每年至少进行两次清洗消毒,不少小区的水池水箱无专人管理,长期不进行清洗消毒(有的甚至从未清洗过),导致水箱内淤泥沉积,蚊虫孽生,细菌繁殖,丝草茂盛,卫生状况很差,水质受到二次污染。有些居民家中水龙头时不时出现“黄水”、“红虫”、“丝草”等等杂物,让人很是担扰。 5.收费高低悬殊大 目前,二次供水大多采用总表分表制,供水企业只负责到小区总表,总表后的增压、抄表和收费由物业公司或者用户负责,由于管网漏损、计量误差、用户偷水等因素,总表和户表之间存在较大的水损。有时二次供水设计不合理、设备老旧等也会导致二次供水电耗过大,同时不少物业管理公司没有将二次供水成本单列,在分摊水损和电耗时往往与其他物业管理成本混在一起,造成信息不公开、不透明。各小区水价不统一,有些甚至是现行水价的两到三倍,有的在现在水价上加收0.8元/吨~1.5元/吨不等,用户对此意见较大,难以承受,导致水费收缴困难,用户用水同城不同价,邻里之间矛盾突出,物业公司和用户矛盾比较激化。 四.对策和建议 为了较好地解决二次供水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如今,许多供水企业因地制宜进行了大量的探导与研究,制定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1.成立二供管理机构 根据社会发展和管理的需要,可以将城市供水分为市政供水(一次供水 )和二次供水两个部门。市政供水由自来水公司按国家标准供给,二次供水由人民政府授予城市特许经营权给专业公司,主要负责二次供水的设计、安装、建设、维护和管理服务,建设费用计入建筑开发成本,统一核算,统一水价,实现二次供水同城同质同价。这样一来,产权明晰,管理到位,不再各自为政,无中间环节,供水质量可以得到保障,矛盾纠纷自然减少。在这方面重庆市和怀化市的管理模式与经验非常成熟先进,值得学习推广。 2.制定二供管理办法 各地要争取政府支持制定和颁布相应的《二次供水管理办法》,做到有法可依,有规可束,《二次供水管理办法》应就设计、施工、监管、验收等方面进行合理规范。设施建设实行市场化招投标方式,具备资质的企业均可参与二次加压供水设施的建设。供水企业负责二次加压供水设施建设方案的审核并参与工程竣工验收。对新建高层住宅(六层及其以上)由开发商按建筑面积一次性支付给供水企业作为二次供水建设费用,并计入房屋开发成本,建成后统一移交给二次供水管理机构。 3.改造现有二供设备 已建好并投入使用但存在问题多,群众反映强烈的二次供水设施的小区,由二次供水管理机构根据相关的二次供水管理办法进行监督和改造,按照“成熟一个、改造一个、接管一个”的原则分批进行,接管后由二次供水管理机构进行统一维护和管理。至于改造经费,可以参照国家《住宅共同部位共同设施设备维修基金管理办法》,提取相应的维修专项资金用于二次供水设施改造,资金不足部分,由地方财政给予适当补助比较好。 4.加强二供行业监管 严格监督建设单位按照国家和省、地方确定的相关标准建设二次供水设施,特别是二次供水设备的节能、水质在线监控和运行稳定性能要作为审查重点。为保障城市饮用水水质,防疫部门和卫生部门要将二次供水作为城市供水管理重要内容,建立和完善二次供水建设与维护备案、清洗消毒登记、水质检测结果报告等监管制度,对设施改造、运营维护、水质保障等进行全过程监管,确保二次供水水质安全。凡是进入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涉及生活饮用水的二次供水设施,要严格按标准审查把关,经验收合格后方能与城市公共供水管网连接。 五.结束语 众所周知,二次供水管理的核心是高效运转,节能降耗,确保安全,让居民切实每天饮用“放心水”、“稳定水”,减少不必要的用水矛盾纠纷,提高服务水平。为此,作为供水企业应进一步加强对二次供水的调查研究,仔细寻求解决难点问题和关键问题的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真正使城市二次供水管理再上新台阶。 |
|
本文共分 1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