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发布时间:2014.02.27 新闻来源:中国供水节水 浏览次数: | ||||||||||||||||||||||||||||||||||||||||||||||||||||||||
摘要:在城市供水系统运行过程中,难免会因为各种原因造成管道漏水问题,造成极大的浪费。但有时候对于大量的不明来源的积水,工作人员却无法及时判定是不是因为供水系统出现的问题而导致。在此情况下可以通过水质检测的方法进行快速判定。 关键词:水质检测技术漏水 在城市供水系统运行过程中,难免会因为各种原因造成的管道漏水问题,造成极大的浪费。但有时候对于大量的不明来源的积水,工作人员却无法及时判定是不是因为供水系统出现的问题而导致。在此情况下可以通过水质检测的方法进行快速判定。 自来水供水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破坏,比如腐蚀、挤压、施工等,造成水量损失,也就是平时所说的漏损现象。漏损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也会给供水企业的生产带来负荷,从而增加供水成本,影响到供水企业的经济效益。怎样才能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减少漏损的现象发生、及时发现漏损避免浪费,一直以来都是供水企业极为关注的问题。 • 我国漏损巡检现状分析 减少漏损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控制,包括系统的设计、施工质量、计量管理等等。而在漏损发生之后,加强对管道系统的巡检、对漏损点及时修复是最重要的。在过去工作人员巡检过程中,一旦发现不明水源,一般仅凭经验来判断是否漏水,这远远是不够,往往会因为一些干扰因素造成判断上的失误,影响到对漏点的及时抢修,给施工带来不便,延误供水系统的修复,造成损失。而现在通过对水质的检测在供水检漏工作中的应用,就快速判定水中是否有自来水的成分,从而为供水系统的抢修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2、水质检测技术 根据水质检测所应用的原理,水质检测常用的方法有化学法、电化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离子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法等。其中,化学法目前在国内外水质常规检测中被普遍采用。由于在检漏现场的条件有限、检漏人员缺少水质检测基本知识及快速检测的要求,只有化学法符合上述条件。应用化学法中的分光光度法原理发明的检测不同水质指标的不同便携式仪器,这类仪器推广应用为提高发挥水质检测技术在管道检漏作用的效率提供了可能。 3、自来水与其它水体在水质指标上的区别 自来水与其它水体在水质指标上是否含有某种特定物质或某种物质含量高低可以作为确定积水等是否含有自来水的依据。 水样采集。在确定某个下水道流出来确是自来水后,工作人员在最靠近流水点用户家放水取样(1#)、下水道流出处取样(2#)、与下水较远的积水取样(3#),检测3个水样的水质指标(见表1所示)。
表1自来水水质指标
对其它漏点后也进行以上3个点的水样采集及检测,可得出以上相同规律的数据,即普通积水和积水含一定量的自来水这2类水体中,色度、PH、游离余氯、电导率等四个指标有较明显的区别,通过检测这4个指标,我们可以科学、准确的判断出积水中是否含有自来水,4个指标中尤以通过检测游离余氯量来判断最为简单、快速、更易掌握。 4、有关游离余氯 4.1自来水中的游离余氯来源。为了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原水必须消毒处理,才可向用户供给。 原水的消毒方法主要有液氯消毒、二氧化氯消毒、臭氧消毒、紫外线消毒等。因为液氯的消毒能力强,货源充足,价格低廉,投加设备较为简单,出厂水进入供水管网后仍能保持一定的剩余氯量,继续杀菌作用,可以防止管网水再度繁殖细菌。另外,剩余氯的测定方法比较简单省时,其测定结果快,在生产中可根据水中剩余氯的含量及时调整投氯量,间接地控制消毒效果,保证水质。平时我们所说的余氯,是指水经加氯消毒,接触一定时间后,余留在水中的氯量。余氯包括游离余氯和化合性余氯两种。而游离性余氯一般指水中的氯分子(Cl2)、次氯酸分子(HOCl)及次氯酸离子(OCl-1),其杀菌和氧化力强;化合性余氯一般指氯与水中游离氨或有机胺化合后的化合物,它的特点是杀菌能差。以上两种余氯加起来即为总余氯。我国目前常用单纯氯消毒,故“水质标准”中明确规定为游离余氯。所以,余氯是生活饮用水中一项很重要的细菌学指标,是供水企业常规检测项目之一,检测频率高。 4.2游离余氯检测方法。《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GB/T5750.11—2006)规定了二种测定游离余氯方法,一种是N,N二乙基对苯二胺(DPD)分光光度法、另一种是四甲基联苯胺比色法。其中应用四甲基联苯胺比色法,使用SXZ—4A型袖珍比色器操作简单、反应迅速灵敏、数据稳定可靠、便于现场检测等优点,最适合用于确定发现不明来源水中是否含有自来水成分。 4.3游离余氯检测方法干扰物去除。水中含有悬浮性物质干扰时测定,可用离心法或过滤法进行去除。 4.4游离余氯检测方法最佳检测条件研究。 4.4.1显色反应速度的影响 取3支SXZ—4A型袖珍比色器的比色皿,分别加入10ml生活饮用水,加入1.0ml显色剂(约为SXZ—4A型袖珍比色器原配的棕色滴管满管1管),在不同的室温下,记录显色反应时间,对水样中余氯进行试验(见表2)。
表2显色反应速度的影响试验结果
由表2可见,不同反应时间测定结果是不同的。水温低时,余氯与四甲基联苯胺反应缓慢,放置时间延长,化合性余氯也与四甲基联苯胺反应,因此,应使低温水样升高到某一温度,显色后立即测定,使测得的结果为游离性余氯。 4.4.2水温的影响 取6支同样的比色皿分别加入0.4mg/l的游离性余氯标准液10m,l放入水浴锅中,观察水浴锅内温度计的读数,当温度计显示某一数值(分别是5℃、10℃、15℃、20℃、25℃、30℃)时,在比色皿中加入1.0ml显色剂,混匀后立即比色,试验结果见图1。从图1可以看出,最佳水温应为25℃。
图1水温与游离性余氯关系
4.4.3pH的影响 在比色皿中,加入0.40mg/l游离性余氯标准溶液10m,l用盐酸或氢氧化钠调节溶液的酸碱度,试验(见表3)。根据试验结果测定游离性余氯水样的pH应小于8。 表3不同酸碱度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
综合上述试验结果,得出了游离性余氯最佳测定方法:取2支比色皿,分别加入10ml积水,其中一只比色管做参比;另一支比色管,加入1.0ml显色剂,混匀后立即比色。如果水样pH大于8,应用盐酸调节使pH小于8,再测定。如现场没有加热装置的话,则可用手掌紧紧握住比色皿或将比色皿放入随身携带的茶杯加热,尽量提高水温,使显色明显。 5、结语 5.1当发现积水时,可以用四甲基联苯胺比色法检测积水的游离余氯含量,如水样显色,则表明积水中有自来水成分,需要检漏工作人员再对漏点进行定位; 5.2如水样的色度较高,则用加氢氧化铝或活性炭法脱色、如较混浊则先过滤水样、如水温较低则加热到25℃左右; 5.3采用游离余氯方法只适用于消毒剂是液氯的制水工艺。 |
||||||||||||||||||||||||||||||||||||||||||||||||||||||||
本文共分 1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