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工作开展好,安全知识学到老
2020-09-28 12:49:36 文章来源:卓斯瑞咨询“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生产类企业的安全生产方针,供水企业作为生产类企业中的一员,这一方针更为重要,它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命安全,但是,在实施这一方针的过程中,我们虽然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标准以及要求,往往效果不大,其根本在于员工的安全意识不强,因此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迫在眉睫。
在供水企业实施过程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的安全教育宣传、培训等方式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但目前很多企业都是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落实到位,接下来,我们就盘点一下供水企业的安全教育有哪些::
一、“三级”安全教育
主要对象为:新进员工。
安全教育要求:新进员工必须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公司级、部门级、班组级),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新进员工教育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危化品等岗位不得少于72学时;每年再教育时间不少于20学时。
安全教育内容:国家安全生产工作方针、政策、法规;公司生产状况、工艺特点及安全风险状况;公司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常用安全防护用品的使用;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本公司及同行业发生的事故教训等。
二、管理人员安全教育
主要对象为:公司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安全教育要求:由安全管理部门组织安排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进行培训,考核合格取证后方能任职。初始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2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2学时。
安全教育内容: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及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安全生产技术、安全生产专业知识;重大危险源管理、重大事故预防、应急管理和救援组织以及事故调查处理的有关规定;职业危害及其预防措施;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事故与应急救援典型案例分析;伤亡事故统计、报告和职业危害的调查处理方法;应急管理、应急预案编制和应急处置的内容和要求。
三、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教育
主要对象为:特种作业人员。
安全教育要求: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参加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考试,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同时每3年复审1次,复审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8个学时;离开特种作业岗位6个月以上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重新进行实际操作考核,并经考核合格。
安全教育内容: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以及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安全基础知识和安全技术理论知识;特种作业操作规程和实际操作技能;典型事故与应急救援案例分析等。
四、外来人员安全教育
主要对象为:外来参观、检查、学习及厂家售后服务人员。
安全教育内容:公司基本情况;安全生产特点;禁火禁烟管理;劳动保护和个体防护的基本要求;劳动纪律管理等。
主要对象为:外来临时用工人员。
安全教育内容:相关安全操作规程、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生产设备安全装置、劳动防护用品、安全设施的正确使用方法;工作场所及范围存在的危险因素、防护措施、事故应急措施;有关事故案例;具体工作任务等。
主要对象为:外来施工人员及实习人员。
安全教育要求:严格按照新进员工“三级”安全教育的要求执行。
特别说明:外来施工人员是以承包方式外包管理时,安全教育工作应明确由外包单位承担,本企业监管。
五、其他专项安全教育
1)事故教育
主要对象为:事故发生单位人员及相关责任人。
安全教育内容:事故原因分析;事故过程分析;事故预防措施;如何防止事故再次发生等。
2)大修或关键、重点部位检修前教育
主要对象为:维修相关参与人员。
安全教育内容:维修场所的危险因素、防护措施、事故应急措施;有关事故案例;正确使用安全设备、劳动防护用品和安全设施等。
3)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投产前教育
主要对象为:相关岗位作业人员。
安全教育内容: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等相关新的安全操作规程;相关安全规范要求及防护用具的使用等。
安全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其中有一种误区,我们企业经常存在安全教育的方式是课堂培训,但安全教育的方式却是多种多样的,下面列举几种方式供大家参考:
-
培训教育。
-
安全展览会。
-
安全宣传栏。
-
岗前教育。
-
录像放映。
-
通过电台、电视台教育。
-
发放安全教育材料
端正安全态度、树立安全风气、养成安全习惯、灌输安全知识是保证我国供水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的必要条件;是安全工作的立本之举,事关职工的身心健康,事关企业生产环境的稳定,事关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安全教育工作,一定要坚持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