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镇居民对供水水质、水压、水量、服务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生产调度作为水务企业生产经营管理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如何在现有生产设备、工艺条件和能力的约束下,运用计划、组织、指挥、控制等手段,合理调动企业的人力、物力,以保证在满足企业供水流量、压力和水质相关标准的基础上,尽可能地节省供水能量、物质和人力资源消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供水系统安全性能和运行管理水平,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目标地实现。
做好生产调度管理工作,要从加强调度人员的职业素养管理、调度运行操作管理、调度技术资料管理三方面入手,进一步完善调度管理工作机制,保障制水供水安全稳定运行,防止误调度、误操作事故的发生。
01.加强调度人员职业素养管理
加强调度人员的职业素养是水务企业防止误调度、误操作事故发生的根本。
-
树责任意识。具备较强的工作责任心,是做好调度工作的必备前提。水务企业在实际的调度工作中,可能存在部分调度人员缺乏责任心;使用调度术语不规范;凭经验、主观判断,造成误下令现象的存在。
-
提业务水平。对调度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及考核,主要培训制水供水有关法律法规、规程制度,企业管网情况,各水厂、原水泵站的制水工艺流程,系统与设备的操作技能,报表分析能力等。
-
强心理素质。调度人员在处理事故时,要忙而不乱、惊而不慌,做到正确判断、果断处理,尽快恢复供水生产,降低企业损失。
02.加强调度运行操作管理
加强调度运行操作管理是水务企业防止误调度、误操作事故发生的关键。
-
健全调度管理机制。水务企业应加强供水监控,建立健全调度管理体制和运行方式。调度中心应按年、月、日编制供水运行方式,明确供水计划。在编制供水计划时,应当留有备用容量,包括负荷备用、事故备用、检修备用等。
-
制订调度操作规范。水务企业应建立调度操作指南,如用水负荷管理规范、管网压力及流量调整规范、新设备投运规范、设施设备检修调度规范、水库库容调度规范、调度指令的发布及接受规范等。
-
理顺调度岗位职责。水务企业应建立调度中心组织及岗位职责说明书,明确调度中心管理范围与调度岗位工作权限、职责划分。
-
建立调度报告规范。为了使各级领导、相关部室及时了解供水生产/事故情况,水务企业应制订调度信息报送规范,规范调度信息内容要求、报送流程及报送时限等内容。
-
推行调度交接班制度。为了组织调度,及时处理供水生产中出现的问题,水务企业应建立生产调度交接班制度。交接班过程中交接班双方及时填写生产运行日志及交接班记录,方便接班人员及时掌握管网运行状态、设备缺陷及事故进展,减少误下令情况的发生。
-
制订应急预案管理。水务企业应建立企业内部应急预案,明确应急指挥机构及事故处理流程,并依据事故影响范围、损失大小划分应急准备等级,调度人员根据指挥启动应急预案管理。
03.加强调度技术资料管理
调度技术资料管理是水务企业分析误调度、误操作事故发生的依据。
-
整理检测数据。水务企业调度中心应根据检测数据,汇编成生产日报、月报报有关领导查阅。生产日报、月报以及每日的各种生产记录、工作日志等,应及时备份、并定期移交公司档案室统一归档。
-
分析生产资料。调度中心应定期对制水生产情况、管网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制订供、用水分析报告,为企业供水规划、制水工艺改造、管网改造提供有关数据。
水务企业在调度人员的工作量因社会用水需求的不断提高而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只有通过健全的制度、严格的管理、先进的方法、有力的措施以及全体调度人员的共同努力,才能正确发挥企业大脑的作用,实现供水调度方式的系统化与规范化,保障水务企业安全生产、稳定供水。